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据说,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都是死在书屋中,绝对算得上皇帝中的学霸。那么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呢?
从技术层面考虑,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古代的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步骤,相当于县考,省考和国考。探花是最后国考的名次,必须经过前两轮的选拔人选才能参加。不是任何人说参加就参加的。
其次,清代殿试由礼部主考,皇帝钦定主考官,主考官能不认识皇帝?
再次,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皇帝深居后宫,由太监告知题目,自己在家考试。这里仍有常识错误,要知道,殿试的内容是由读卷大臣拟定若干选项,最终由皇帝亲自圈定,作为考题的,也就是说,题目都是皇帝自己定的。
网络配图
再说了,这个场外做出来的试卷也是到不了阅卷考官的手中的,每场科考人数是一定的,考官不可能不核查试卷数量吧?
康熙皇帝的聪明好学,在皇帝中是不多见的,至于后世附会出他亲自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的传闻,无疑是不可能的。
正逢高考,千军万马独木桥上拼知识、拼运气、拼爹,而决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是平时的学习成绩,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时期,有时,影响考生成绩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贿赂考官,且看几则当时文人们揭露“高考”丑态的绝妙对联。
清朝康熙五十年,江南举行乡试,正副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两人,受贿将盐商程光奎等人录取为举人。落弟的考生群情汹涌,把五路财神塑像从财神庙抬到文庙,以铁链捆锁于供奉孔子的明伦堂,把科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改成“卖完”二字,作为横批贴在大门上,两边挂起一幅对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是位盲人;赵子龙是三国名将,刘备曾夸他“浑身是胆”。这幅对联巧用典故,暗嵌上两主考官的姓氏,痛骂二人“有眼无珠”,不识贤惠,难分良莠;揭发他们贪财枉法,见利忘义,“一身是胆”,无法无天。
网络配图
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中举者多为勋贵子弟。于是落第考生哗然,满城散发传单,抨击矛头对准姜宸英和李蟠这两名主考官,传单上有醒目对联一副:
老姜全无辣味;
小李大有甜头。
联中借为佐料的“姜”,跟借为水果的“李”,含沙射影,语意双关,令人叫绝。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士吴省钦主持乡试,贪脏受贿,录取不才。落第生员愤而在试场门口贴出一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岂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网络配图
这幅对联巧妙地把“吴省钦”三字拆开,缀成联句,切人切事,极为自然,一时广为传诵,弄得那位吴大人声名狼藉。
1872年,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培养人才,改变朝廷的局势,李鸿章提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这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来说,是一个重大得到决策,一旦同意,就是要接受西...
慈禧 2020-07-08 17:14:51导读:巧嘴王熙凤最终什么结局?凤姐最终被休妻吗?王熙凤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看过红楼梦,那必然也了解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凤姐儿王熙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王熙凤的结局。王熙凤的悲剧无疑应该是很悲...
王熙凤 2020-07-08 17:14:51孝淑睿皇后的婚姻没有扯上政治关系,况且其子后来继承帝位,对母亲喜塔腊氏非常尊重,相比历史上大多数皇后是极其幸运的。...
2020-07-08 17:14:51和珅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在乾隆的庇佑下肆无忌惮,搜敛了无尽家财。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曾数次闯祸,犯了许多大错,然而,皇帝却偏爱这位“脑满肠肥”的精明家伙,始终没将其定罪。嘉庆登基...
2020-07-08 17:14:51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出名的“乾隆”他儿子,“嘉庆”,也叫永琰,他是清朝的第七个继承皇位的,也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年号是“嘉庆”,他的母亲是“孝仪纯皇后”,他是皇帝秘...
2020-07-08 17:14:51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生的威武勇猛,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现在北周军队当兵,后过渡到大宋,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琼祖籍燕地,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冀国公,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高琼曾
◆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形式地图编年 ◆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皇太子冕服,成人礼冠礼介绍 ◆1940年华北地图,抗日根据地地图,全国势力划分图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柴荣是什么朝代的,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