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上下有五千多年,真正的统一之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朝代。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秦始皇,他建立了秦国,天下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并且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到了后来,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清朝成为了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在清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例如康熙、乾隆、雍正还有光绪等等。在清朝时期,早期的时候还是十分的强盛的,拥有辽阔的疆土,周围更是有很多附属国,依附大清,请求庇护。而到了末期的时候,清朝政府逐渐走向了衰败,也使得我们国家逐渐直至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末年的人物,有一个人提到想必大家都认识,那就是慈禧太后。晚清的落败,与慈禧太后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她扶持傀儡皇帝垂帘听政,把控朝政大权却不为国谋划。在她晚年时期过得可谓是十分的奢靡,光是吃西瓜,就只吃中间最甜的那一块,剩下的全部扔掉。李鸿章曾经想要申请军费扩建北洋水师,而遭到了拒绝,在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由于日本的舰艇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有十足的优势,因此清朝战败。至于拒绝申请的这笔军费,慈禧则是用来大肆操办自己的寿宴。
可以说慈禧这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每一天都是十分的奢侈。在吃喝方面更是十分的讲究,尝遍了所有的奇珍异兽,山珍海味,但是有两种食物慈禧坚决不碰,一种是狗肉,一种是牛肉。慈禧是个爱狗人士,因此也规定所有的满人都不可以吃狗肉。并且慈禧认为,耕牛是给人们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牛肉也是不能吃的。实际上,在我们国家一直就有不杀看门狗,不吃耕地牛的说法。
导读: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
2020-10-23 10:46:19nbsp;(...
2020-09-28 11:06:28慈禧太后自从15岁选秀进宫,便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依靠美貌与智慧,慈禧很快在后宫立足了下来,深受咸丰皇帝的喜爱并册立为妃。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开始其垂帘听政的一生,26岁失去丈夫的...
2020-09-01 15:42:08要说三国时代谁能靠表演天分获得影帝,应该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善于伪装表演之才能,真可谓旷古绝今,他也正是靠此篡得了魏国大权。司马懿出身于士族地主家庭。在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
2020-07-28 15:51:02“武官骑马,文官坐轿”是南宋以后才出现的,而在唐朝,从皇帝到宰相再到文人学士,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几乎人人都以骑马为乐趣,不管是上朝还是日常生活,能骑马时大家还是更愿意骑马。在唐朝,如果...
2020-07-25 15:18:151872年,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培养人才,改变朝廷的局势,李鸿章提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这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来说,是一个重大得到决策,一旦同意,就是要接受西...
慈禧 2020-06-14 19:55:41导读:巧嘴王熙凤最终什么结局?凤姐最终被休妻吗?王熙凤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看过红楼梦,那必然也了解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凤姐儿王熙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王熙凤的结局。王熙凤的悲剧无疑应该是很悲...
王熙凤 2020-06-14 19:55:41孝淑睿皇后的婚姻没有扯上政治关系,况且其子后来继承帝位,对母亲喜塔腊氏非常尊重,相比历史上大多数皇后是极其幸运的。...
2020-06-14 19:55:41和珅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在乾隆的庇佑下肆无忌惮,搜敛了无尽家财。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曾数次闯祸,犯了许多大错,然而,皇帝却偏爱这位“脑满肠肥”的精明家伙,始终没将其定罪。嘉庆登基...
2020-06-14 19:55:41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出名的“乾隆”他儿子,“嘉庆”,也叫永琰,他是清朝的第七个继承皇位的,也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年号是“嘉庆”,他的母亲是“孝仪纯皇后”,他是皇帝秘...
2020-06-14 19:55:41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生的威武勇猛,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现在北周军队当兵,后过渡到大宋,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琼祖籍燕地,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冀国公,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高琼曾
◆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形式地图编年 ◆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皇太子冕服,成人礼冠礼介绍 ◆1940年华北地图,抗日根据地地图,全国势力划分图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柴荣是什么朝代的,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