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上是如何记载关羽和刘备的重逢的?真如小说中的那样吗?
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名将颜良,为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揭幕战的胜利。曹操欣喜若狂,立即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不过,没过多久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令曹操叹息不已,这便是关羽离开曹营,重返刘备身边。
关羽是如何离开曹操的呢?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关羽从陈震那里看到了刘备的亲笔信,得知刘备身处袁绍阵营,随即向曹操辞行。曹操避而不见。关羽挂印封金,从洛阳出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古城与刘备重逢。
小说中的这些情节是否为历史的真实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自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后,曹操就一直身处前线,从未返回许昌。因此,关羽应该是从官渡前线出发与刘备重逢的。
那么,当时刘备身在何处呢?《三国志•武帝纪》载:“(袁)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官渡之战爆发后,刘备一直跟随袁绍参与作战。因此,此时刘备的位置就在阳武。阳武在哪里呢?阳武就在官渡以北,两地隔河相望,距离仅百余里。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官渡北上即可,根本不需要如小说所言绕道汜水关、荥阳及黄河渡口等五关。
当得知关羽逃走的消息后,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因此,曹军将领也没有对关羽进行追杀。小说中出现的六将被杀之事也就不可能发生。同时,小说中提到的被关羽所杀的孔秀、韩福、王植等六将并不见诸于史册,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那么,关羽与刘备是在哪里会合的呢?小说中出现的古城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地名,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由于史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关羽与刘备重逢的地点大概有两处,一是当时刘备的驻扎地阳武。二是豫州的汝南郡的隐强地区。据《三国志•曹仁传》载:“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不过,究竟是阳武还是隐强,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关羽是只身逃亡还是带着刘备的夫人一起呢?尽管史料中没有记载,但答案是明显的。当时的关羽身处官渡前线,而刘备的夫人身处许昌。关羽想要带着刘备的夫人一起逃亡,势必要离开官渡返回许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小说中出现的关羽带着两位嫂嫂一起逃亡的故事情节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最后再附带说一句,小说中出现的关羽斩杀蔡阳的故事是否是历史的真实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蔡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又名蔡杨或蔡扬。《三国志•先主传》载:“(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这就清清楚楚地说明蔡阳是死于刘备之手,与关羽毫无关系。
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曹操 2020-12-04 21:00:17其实我觉得大家可能有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臣子对他们的皇帝或者主家都会很忠心,虽然说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存在。...
2020-10-14 15:34:34曹操一代枭雄,耗尽一辈子心血建立起后来的曹魏政权最后却被司马家族夺取了,可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最后三分的天下也被司马一族统一,纷纷扰扰的三国争霸无数英雄终归成了空,而统一全国的司...
2020-10-14 15:34:34导读:quot;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刘备得了诸葛亮相助,最后还是失败了?三国时期诞生了很多能力极强的谋士,比如一语乱天下的毒士贾诩,他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不惜用天下人的性命做...
2020-10-14 15:34:34导读: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何困死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诸葛亮为什么宁愿困死也不后退?提起五丈原这个地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病死在...
2020-10-14 15:34:34ldquo;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他们教给我们各种各样的道理,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对我们...
2020-10-14 15:34:34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生的威武勇猛,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现在北周军队当兵,后过渡到大宋,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琼祖籍燕地,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冀国公,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高琼曾
◆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形式地图编年 ◆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皇太子冕服,成人礼冠礼介绍 ◆1940年华北地图,抗日根据地地图,全国势力划分图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柴荣是什么朝代的,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