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赵匡胤率军亲征北汉,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然弱小,但有强大的契丹做后盾,不是那么容易啃的,而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先进攻北汉。赵匡胤的这一举措之后有什么深意呢?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后蜀基本平定,国内的局势没有大的异常,赵匡胤一边谋划未来的进军计划,一边密切观察周边的动向。正月十五日,北汉偏城寨将领任恩来降,七月,北汉颖州砦主胡遇等人来投降。
作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政权,经常会有人头投靠宋朝,这没有什么稀奇的。然而在七月的一天,赵匡胤收到消息,北汉皇帝刘钧去世,其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即位。权力交接之际,是一个政权最脆弱的时候,赵匡胤决定抓住机会,打北汉一个措手不及,等平灭了北汉,再去收拾南方。
开宝元年八月,赵匡胤派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出征北汉,在李继勋出征的同时,北汉内部再次发生剧变,刚上位没多久的北汉皇帝刘继恩竟然被暗杀了。
刘继恩即位之时,朝廷的大权掌握在宰相郭无为手中,刘继恩不想一直被人架空,他要夺回本属于他的皇权。在一次宴会中,刘继恩企图找机会杀掉郭无为,奈何郭无为老奸巨猾,竟然称病没去,而此时的刘继恩才是那案板上的鱼肉。
宴会结束,刘继恩回去休息,供奉官侯霸荣带了几十名刀斧手瞬间冲了进来,乱刀将这位刚刚即位六十天的皇帝砍死。
史料记载“至是谋持继恩首献太祖,遂乘继恩无备,白昼挺刃而入,反扃其门,继恩绕屏环走,霸荣以刃揕胸弑之,年三十四,时立六十日矣。无为遣卒登梯入,杀霸荣,立其弟继元。”
侯霸荣曾经投降宋朝,之后又回到了北汉,可以说侯霸荣就是赵匡胤留在北汉的“暗桩”。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郭无为和侯霸荣商议,在宴会之后对刘继恩下手,之后的分赃事宜,郭无为应该也已经分配清楚了。
等到事成之后,郭无为则露出了险恶的嘴脸,郭无为搞了一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伎俩,等到侯霸荣杀掉刘继恩,郭无为派人直接击毙凶手,杀掉了侯霸荣。侯霸荣本想拿着北汉皇帝的脑袋,找赵匡胤邀功,反而自己落得个尸首两分。
此后,郭无为依旧掌控大权,没人知道他才是杀掉刘继恩的幕后真凶,随后郭无为拥立刘继元为皇帝。一方面郭无为有投诚宋朝的想法,另一方面他还想夺得更多的利益。北汉乱成一团,给了赵匡胤充足的出兵理由,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覆灭北汉指日可待。
之前李继勋已经出兵征讨过一次,宋军在涡河大败北汉部队,但李继勋无法攻克太原城。开宝二年,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军指挥使党进为副手,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赵赞为汾州路部署。
赵匡胤武将的热血再次冲入体内,他将率领他的雄兵踏平太原城。李继勋等先头部队率先出兵,在太原城下大败北汉军。只不过天公不作美,赵匡胤的部队刚刚开拔,就被一场大雨浇了个通透,由于雨下得太大,宋军的精锐禁军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十几天后赵匡胤才再次起兵。
三月二十八日,赵匡胤到达太原城下,马上命令军兵修桥梁、挖壕沟,此时的宋军和之后的宋军不同,赵匡胤手下的这帮大兵既保留了五代的凶悍,而且还有严明的纪律,可以说这已经是北宋军力的巅峰。
围城和进攻一直在继续,太原城池坚固,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左神武军陈承昭进言道:“陛下已经有了千军万马,为何不用?”赵匡胤有些疑惑,不知所谓何意,陈承昭指向了汾水,赵匡胤哈哈大笑,随即定下了水灌太原城的计划。
在古代战争中,水攻是常用战术,只要城池附近有大江大河,就可能被敌人利用,水火无情,排山倒海的洪水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既然有此机会,赵匡胤当然要好好利用。
李继勋在太原城南,赵赞在城西,曹彬在城北,党进在城东,按常理来说,围城需要讲究个围师必阙,也就是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总要留出个缺口,这是兵家常识。赵匡胤以汾水为后盾,精兵在左右,而且为防御契丹,也做了相应安排,所以赵匡胤敢于不按常理出牌。
一方面攻城在继续,另一方面北方传来捷报,何继筠在阳曲击败契丹部队,斩杀数千人,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为了震慑城中的北汉军民,赵匡胤命士兵将那些缴获的契丹首级、盔甲陈列太原城下,别看北汉已经大厦将倾,太原城仍是攻不下来。
赵匡胤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宋军开闸放水,一股洪流冲向太原城下,东南城门被洪水冲倒,宋军将士划着小船就冲向缺口。太原已经是弹丸之地,然而城上的弓弩仍没有停息,宋军愣是冲不进去。
因为水已经灌城,宋军也只能坐着小船,机动力明显下降,马步军军头王廷义中箭身亡,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中箭身亡。
四、赵匡胤选择撤军
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宋军却一直无法拿下太原城,看着战死将领的尸体,赵匡胤犹豫了,他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
原本这场战争就是意气之举,既然将士们已经尽力了,既然牺牲如此巨大,赵匡胤决定班师回朝。除此之外,契丹的援军也相继到来,宋军在太原城下损失同样不小,如果再与契丹开战,情况可能极其不利,五月十六日,赵匡胤下令班师。
史料记载“是月,北汉主决城下水,注之台骀泽,水已落而城多摧圮。辽使者韩知范犹在太原,叹曰:宋师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没有预料到的是,宋军撤走了,契丹大军却没有走,大水下去之后,太原城墙却直接塌了,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城墙内也没有钢筋,这就好比是泡了水的饼干,赵匡胤就差那么一点点运气。
如果宋军再晚撤一段时间,攻克太原城就如探囊取物,对于北汉皇帝刘继元,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赵匡胤撤军却并不灰心,如果将北汉灭国,宋朝将直接和契丹接壤,战争一触即发,而南方的南唐、南汉还未收复,作为缓冲地带的北汉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战争,也极大消耗了北汉的国力,为了落井下石,赵匡胤撤军的时候还捎带了一万北汉百姓,对于本就弱小的北汉更是雪上加霜。赵匡胤很清楚,即便此次战事失利,北汉早晚也是宋朝的囊中之物,南方平定之日,就是北汉覆灭之时。
导读: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个怎样的皇帝?是如何让高丽国称臣的?耶律隆绪的母亲是谁?辽国与宋朝对峙了许多年,两个国家相互牵制,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辽国的第六个皇帝耶律隆绪,他是耶律贤的大儿子,他的...
辽圣宗耶律隆绪 2020-11-20 14:59:37导读:李自成能做一个好皇帝吗?腐败蔓延,糟蹋妇女竟然成了时尚?崇祯十七年,也就是顺治帝元年的三月十九日那天上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天地之间似乎充满了吉祥。有个京城的百姓主动打开了朝阳门...
李自成 2020-11-18 16:19:28导读:李自成做了皇帝后都做了哪些荒唐事?最后为什么是逃跑的?说到李自成,大家对这个名字挺熟悉的,知道他是明末起义军的头领,而且差点就取代了明朝,所以说到李自成,很多人会觉得挺可惜的。而且...
李自成 2020-11-18 15:50:12导读: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万历皇帝抄家?张居正对明朝得贡献可谓是不可埋没,明末得此人是明朝幸运,而万历皇帝一直受张居正的庇护,张居正最后却是位大名基业活活累死的,这样的一位功臣为何...
张居正 2020-11-18 14:18:32导读: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为什么还能打赢“三大征”?不上朝反而权力更大吗?其实万历才是最聪明的明朝皇帝。明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当政的封建王朝,但是因为这个朝代出现了很多...
2020-11-17 12:09:50说到福金帝姬估计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其实很著名的,其实也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更多的人知道她是因为她非常的惨烈了,但是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福金帝...
2020-07-24 15:22:50导读:北宋时期的安徽名将高琼曾经救过杨六郎的命是真的吗?前文介绍了杨延昭一生的赫赫战功及其经历的唯一的一次惨败。这场战斗结束后,部分大臣上奏宋真宗,要求将杨延昭处死。幸好此时有一...
高琼 2020-07-24 15:22:50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八贤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杨家将》中有个ldquo;八贤王rdquo;,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ldquo;上打昏君,下打奸臣rdquo;,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
2020-07-24 15:22:50北宋末年的时候称公主为帝姬,是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南宋高宗建...
2020-07-24 15:22:50史料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赵匡胤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安排,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确立继承人。显然,说赵匡胤传位给了兄弟赵光义,是不准确的。...
2020-07-24 15:22:50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生的威武勇猛,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现在北周军队当兵,后过渡到大宋,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琼祖籍燕地,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冀国公,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高琼曾
◆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形式地图编年 ◆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皇太子冕服,成人礼冠礼介绍 ◆1940年华北地图,抗日根据地地图,全国势力划分图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柴荣是什么朝代的,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