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兵如何偷国库的银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入关以后,也仿效明朝的典章制度,开科取士,录用汉族人才参与到政权当中。不过,只有国库的库兵,清朝坚持用满人不用汉人。
为了保障国库的安全,清朝的户部规定:无论春夏秋冬,库兵浑身上下都必须一丝不挂,工作完毕,还要双臂平举,两腿微蹲,学两声鹅叫,以证明没有私自夹带国库银两。
这么看来,库兵除了领固定的俸禄外,是没有机会偷盗国库的库银了。
但库兵还是有办法盗走国库的银子。什么办法呢?说出来挺疼。
为了成功盗走国库的银锭,库兵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练习一项“神功”,即将涂抹麻油的鸡蛋从肛门塞入,等塞鸡蛋练成了,再换成鸭蛋、鹅蛋,直到用和银锭大小相同的铁锭进行练习。
由于清朝规定,库兵满三年就要更换,所以库兵们就需要在这三年时间里各显其能,谁带的银子多,就意味着谁的下半生过的更滋润。
而当时一名库兵一次可以“携带”十枚银锭,总价值100两。厉害点的,三年偷出去几十万两银子不成问题,足够全家几代人衣食无忧。
这项独门绝技外人原本是不知道的,那究竟是怎么泄露出来的呢?
原来,当时有一位叫汤斌的银库郎中,他的父亲就是靠做库兵发家,子承父业的汤斌受不了这个苦,但又想捞点银子,就打起了库兵的主意。
等库兵干完活累的满头大汗时,汤斌以体恤下属为名,给库兵们准备了绿豆汤解渴,却私下在绿豆汤中放了巴豆,库兵们喝完才知道中计,但谁都不敢声张,于是这几百库兵冒着菊花残的风险盗出的库银就这样留在了茅厕中。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汤斌雇佣掏粪工将这些含金量极高的粪汤拉回去,名义上是浇地,实际就不言而喻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雍正八年,汤斌案发,库兵盗银的独门绝技才被公开。从此,库兵下班除了接受例行检查,喝巴豆汤也成了一种惯例。
当然,之前通过这种方式盗窃国库发家的库兵,晚年都深受菊花残的困扰,很多还因此丧命。不过即便如此,这种没本钱的买卖对他们来说也值了。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自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朝代的灭亡就随之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出现,这是一件必然事件,就比如说明朝和清朝。崇祯皇...
2020-09-27 17:12:23大贪官和珅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和珅最大的失误,也是最致命的失误,“没想过大靠山乾隆死了我怎么办。”和珅的失误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被抄家不说,最后还丢了命。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
2020-06-14 19:27:43说起乾隆来那是很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的,毕竟他创造的康乾盛世,也是前所未有的局面,不得不说乾隆这一生真的没有白过,身边美女无数,而且在加上老一辈的人给他留下的好基础,所以不得不说在乾隆...
2020-06-14 19:11:26ldquo;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
2020-09-27 15:54:35还不知道:古代阴阳师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曾经一款《阴阳师》的游戏,让人们对于阴阳师这个神秘的职业有了极大的兴趣。不了解的人可能以为这只是游...
2020-09-27 15:54:35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永璘为什么是乾隆最不喜欢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总共17个儿子,算是比较多了,但晚年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悲剧,嘉庆皇帝顺利的继位。这...
2020-09-27 15:54:35ldquo;春秋”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春秋”是战国人自己这么叫的。战国人的史学年代观相比春秋人略有变化。春秋人把春秋前的时期划分为夏、商、周,...
2020-09-27 15:54:35张元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不管是曹操、关羽、诸葛亮等等都很令人佩服,而三国时期留下的后代一直有延续到明朝的,有位三...
2020-09-27 15:54:35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生的威武勇猛,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现在北周军队当兵,后过渡到大宋,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琼祖籍燕地,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冀国公,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高琼曾
◆1937年地图势力划分高清地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形式地图编年 ◆明朝皇太子服饰图文,皇太子冕服,成人礼冠礼介绍 ◆1940年华北地图,抗日根据地地图,全国势力划分图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柴荣是什么朝代的,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怎么死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